Blog

冰火桑拿房

木结构建筑的温暖感和混凝土墙体形成反差,为浴客营造了一个既私密又温馨的空间。户外景观很好的结合了石材和木材的特性,冰冷的石材路面引导客人进入桑拿房,周边木质露台可供浴客休息。 到了晚上,屋内微红的灯光从窗户中渗透出来,就像一盏夜明灯。 为了让小木屋更适合作为桑拿房,原有的屋顶被拆除,更加大气的屋顶被重新搭建。这个屋顶更高,能让浴客享受更好的采光和更开阔的空间。

北川红枫敬老院

项目背景 512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政府与加拿大联邦政府于2008年6月联合宣布了价值800万加元的灾后重建项目,北川羌族红枫敬老院是重建的项目之一。北川县作为2008汶川大地震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当地约有200名孤老需要得到及时的安置和照料,县政府对该敬老院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重建的敬老院采用了加拿大最先进的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以期达到最好的抗震和节能效果。 重建的敬老院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总建筑面积5611.77m2,木结构部分面积为4578 m2。项目包括了92个双人间;16个单人间; 12间员工宿舍;2间员工套房;另外设有医疗服务区、休闲娱乐区、食堂、设备间、办公区、门球场;室外健身器材;室外设绿化带、道路、健身路径、菜地等。项目于2012年1月竣工。 建筑设计 北川羌族红枫敬老院采用了加拿大现代木结构建筑技术,由于这是专为在地震时受损严重的当地羌族居民所设计的,当地政府要求重建设计中要把羌族传统木结构特色与现代木结构特点有机结合。因此建筑外观采用了石面材质,配以羌族符号及西藏符号来表达他们的文化。同时,大量的木材得以选用以代替石材,来建设本项目所需的这些建筑物。同时考虑在各楼中间及两端的塔楼墙面悬挂羌族人的标志性图案,在顶部设置羌族人的吉祥物白石装饰,充分体现了羌族特色、羌族文化,完全符合设计理念。 敬老院院区以主入口广场和社区公用建筑物为“核心”,以横贯东西的“礼仪轴”和纵向连接南北的“活动轴”为布局骨架。呈环绕式建筑群体,西南部和东南部为两栋者老人住宿楼,东北部为职工宿舍楼,通过约600m有盖长廊连接周边,通过轴线串接各栋建筑,病人区域与职工区域独立分隔,生活后勤区独立空间,与社区公共建筑物紧密结合,形成了结构清晰、联系紧密、便捷高效的布局。采用平面及斜坡式结构连接各栋单体。本项目充分考虑到使老人生活方便,特别布置了适合残疾人的斜坡式坡道连接各单体。 敬老院在规划时将可能入住的老年人主要分为四类:能够独立生活的老年人;生活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或老年痴呆症的老年人;需要完全护理的老年人。第一类的老年人被安置在距离中心位置最远的地方,以给予他们足够的私人和自由活动的空间。而最后一类“需要完全护理的老年人”的房间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护理和监测的方便性,距离中心位置(医护人员)最近。 敬老院采用园林式设计,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生活在其中的院民起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还可以舒缓压力。整个敬老院基地上除了建筑及必要的活动场地外,均种植大树绿化,既美化敬老院内部环境,又能隔噪降温。各单体楼朝向正南,采光、日照、通风条件优良,窗地比为0.2,楼间距大于10m。 木结构的抗震性能 红枫敬老院采用了现代轻型木结构体系。由于项目处于地震重灾区,因而对建筑的抗震要求非常高,抗震烈度设防为8度,而现代木结构的一大突出优势就是其优异的抗震性能。 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要求,在所有的轻型木结构房屋中采用剪力墙,以提高墙体对地震和风产生的横向荷载抵抗力,共同抵抗地震和风产生的水平荷载。而传统建造房屋只考虑抵抗纵向荷载,这些荷载从屋盖和楼盖传到墙和柱,再传到基础。地震和飓风对建造结构同时产生水平或横向荷载,在飓风时,空气运动对结构产生水平力和上拔力,墙体需抵抗水平风力,而屋盖则必须抵抗极大的上拔力,因而必须与墙体项部牢固连接,并将强风产生的上拔力有效地传至基础,因此楼盖与基础间的锚固以及各构件之间的可靠连接十分重要。楼盖与基础之间采用非常可靠的连接方式以控制由于地震和飓风影响受力,而对房屋造成破坏。 木结构框架结构能够承受由地震引起的抵抗力,基于以下原因:①木结构建筑非常轻便、灵活;②加拿大的木结构建筑是多点式承载系统,荷载通过结构垂直向下传到地基分布,代替了某些点式的荷载承受;③木结构建筑甚至在弹性性能和吸收侧面传来的压力方面要好于轻型钢结构。④木结构建筑是可燃建筑,但是通过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比如安装喷淋之后是非常安全的。同样,万一遇到火灾,木结构建筑不会立即倒塌,可以使居民有更多的时间从建筑物内逃离。 木结构建筑出色的抗震性能,在历次高强度地震中都到了印证,这也是为什么诸如日本、新西兰这样的地震多发国家地区,仍然大量采用木结构作为其建筑结构形式的关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