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田园里的展示中心 | 鄢陵建业君邻大院时光馆

在当下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情况下, 混凝土和钢筋的建筑大楼, 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 建筑师面临着可持续设计与绿色设计的需求。 木构建筑渐渐得到建筑师的青睐, 木构较于钢筋水泥的混合, 更加轻便以及绿色环保, 成执设计&隽执科技团队运用木构建筑的优势, 开始了本案的探索与实践。 源起 / 君为邻,共田园 项目坐落于许昌市鄢陵县的绿色基地中,场地享有鄢陵的景观,又具有明显的自然和人类活动特征。在这里竹苑蔚然成林、梅苑正沐雨呈妍。 尽管位于城市居民区之外,但周边配套齐全,并且与鄢陵建业君邻农场、建业大食堂、各类生态展馆相连。 这栋建筑本身需具有多种不同功能,例如当地社区的聚会活动,表演和娱乐活动。它在未来将用于音乐会、文艺演出、会议、艺术展览和博览会。 ▲区位分析与周边环境    定位 / 与自然相融的木构 项目着重体现自然、田园、舒适的空间氛围,重点诠释木结构空间完整性和体现木结构梁柱的序列感,通过开敞的空间布局方式,营造出空间与建筑之间统一性,体现木结构空间张力与自然美学氛围。 建筑最显著的特点是利用向中央倾斜的屋顶,在从南到北的环境中绘制出可识别的标志。   一体化 / 建筑·结构·室内 为了保证木结构加玻璃幕墙组合的合理性,建筑、结构、室内同时设计。打造建筑结构室内一体化,相互配合,协调统一。 元素与手法和谐统一,相辅相成,以达到最好的情景渲染效果。在景区内建立一个温暖、包容的场所,并在室内展示了去掉所有外加的修整材料、完全外露的木头结构的艺术潜能。 在功能分区上,最大化地利用场地及室内外的优劣势条件,合理地进行布置。在重要的展示面上,展示最美的展厅。 ▲一层平面图 ▲流线及功能分析 建构 / 内外一体的连续性空间 建筑主体由相连的一大一小两部分组成,通过空间组合形成相互连通的从属空间关系。南立面为面向湖面的整面玻璃幕墙,人们可以从主厅中欣赏滨湖美景。北立面则是相对封闭的石墙与竖向落地窗的组合,提供更加私密安静的空间体验。 玻璃幕墙上方的悬挑屋檐可以保护访客入口和木结构免受气候影响。 在夏天,它还可以保护主厅免受阳光直射;在冬天,则可以吸收太阳光,以减少制冷和暖气通风的成本。 幕墙与木结构连接处,由于木结构的特殊性无法进行常规的焊接操作。一般的操作方法是采用对穿螺杆的形式,对于安装精度要求太高,且需要保证加强钢板、插芯底板、木板孔的位置均无误差才能进行有效安装。技术团队经过实践,研究设计出幕墙的插芯采用螺钉直接连接,现场可操作性较强。由于幕墙为下端支撑,上端仅有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产生的水平剪力,相对于条状的木板来说,受力方向非常有利,安全性极强。 ▲幕墙与木结构连接节点图 在兼顾立面效果和结构强度的同时,屋顶与幕墙、实墙的连接处,技术团队创新性地采用顶部檐口做薄覆以斜面CLT的方式。既解决了檐口装饰,又解决了幕墙收口,并于结构形成的凹槽处设置灯带,美化了建筑夜景表现。 玻璃幕墙与木结构坡屋顶是建筑的主要元素,它用轻巧的结构定义了建筑的室内特征,又在外部营造了极具识别性的形象。 方案早期的屋面排水方案因屋顶造型的斜向坡度,排水集中在中间。考虑到暴雨天气下,中央排水将会影响到出入口的人员出行。技术团队经过多轮调整,在完全不影响立面效果的前提下,调整镁铝锰板直立锁边方向及南北朝向标高,将排水改为南面分散式排水,保证了极端天气情况下建筑的人员出行。 品质 / 100%还原度立面控制 木构团队同时与室内设计团队沟通顶棚的设计方案,使得木结构梁既能满足室内效果,又能做出最小截面,成本和美观均衡统一。 北立面采用湿贴石材与竖向落地窗的组合,设计团队优化了石材与石材之间横竖比例,以及竖向铝合金收边的节点。使得收边大小、石材组合与落地窗的比例更加美观且稳固可靠。 并在每根柱头上面的金属短柱上增加铝板外包工艺,既保证了防火要求,又突出了立面效果。 ▲柱头节点详图及模型 石材面为雅灰色毛面石材墙面与条形玻璃窗的组合,为保证建筑暖通系统完美融入立面效果图,设计团队与暖通设备团队协商,将暖通管道调整至建筑一端,并覆盖与石材分缝相适宜的百叶窗格。 ▲石材面暖通百叶与窗墙体系 室内 / 将木构作为审美主体 设计师从木结构建筑装饰的概念及表达形式上入手,提炼现代木结构的装饰元素和特点,并在节点构造上强调其独特性。表达自然、舒适的空间氛围,重点诠释木结构空间完整性和体现木结构梁柱的序列感。 木结构的外露构件并不只是当做建筑部件看待,而是从审美的角度来思考其作为一个审美主体发挥的作用。木柱木梁也不仅仅是结构构件,也是一个具有精神象征意义的展品。 顶面由主、次梁构成,设计团队没有在结构梁底之下做吊顶,而是仿照中国古代建筑屋顶“彻上明造”的做法,让梁架结构完全暴露,人们站在室内的任何地方都能清楚地看懂整栋建筑结构的交接逻辑。 […]

南咖啡祁门桃源村店

开篇 安徽省祁门县桃源村是一个典型的古徽州村落,项目位于村口一隅,是村中唯一的一间咖啡馆。场地的三面均被邻居遮挡,唯有一面山墙面向一个较为宽敞的三角形空地。 仃屋原为农宅,房子紧贴村中主要石板路,这次她的新角色是为桃源村旅游配套的公共空间,一个乡村咖啡馆应运而生。 老屋翻建保持了建筑原有的占地边界、主入口位置、屋顶高度以及屋顶落水的方位。在一个封闭内向的基地中,向内的空间营造成为设计的核心。 “美人靠” 美人靠,是古徽州民居里一种特有的墙身系统。它位于室内外的交界处,且不同于一般门窗,而是可以将身体置于其中。因为姿态的诗意,故被称作美人靠,在仃屋中,美人靠从带有身体性的墙身系统中,进一步引申为结合了披檐、支窗、椅凳的超灰空间。 在美人靠的空间中,向外,用金属斜柱支撑披檐,斜柱同金属靠背连为一体。向内,通过支摘的方式形成一个栖息身体的空间:“支”起窗,“摘”下凳。合起是完整的墙面。 “支”与“摘” 斜向支撑,是一种质朴的传力方式。在不可见的竖向重力场中,斜向结构显得自由且充满意趣。中国传统民居中出现了靠简单斜撑,水平向开启的“支摘窗”。向上翻起为“支”,向下拉结为“摘”。仃屋受到这种古拙质朴的“拉”“压”的支撑方式启发,探索一种斜向支承关系的建筑类型。 “支柱”与“摘梁” 在中国传统建筑体系当中,梁与柱是建筑的骨架,是影响着整个空间气氛与韵律的重要元素。在重力传递上,梁柱采用了倾斜的梭子柱和斜向的瓜子梁,完成了对双坡屋顶的支撑;在比例关系上,梁柱延用古徽州民居的“肥梁瘦柱”。其中,两根梭子柱从一层斜立而上,穿过二层,对屋顶支撑。由此,一层和二层的空间产生了充满力量的透明性关联。“支柱”与“摘梁”是斜撑与勾连的“大木作”呈现。 瓜子梁支撑的双坡顶,通过一根纤细的金属勾连,让天光从狭窄的缝隙中洒入。凝固的斜柱角度与时刻流转而变幻的光角度,形成一种既恒定又瞬间的时间诗意。 “支摘梯” 支摘梯,是斜柱系统的一部分。随着柱长的增加,斜柱由细变粗,自上而下通过纤细的金属线勾连起来。楼梯同地面和楼板完全脱开,强化了结构“脱离”的玄妙感。支摘梯是斜撑与勾连的另一种“身体性”呈现。 “支台”与“摘栏” 用以置物的台面以斜撑的方式从墙面支出,半透的三角形有机玻璃拼成平台。二层通高处的栏板扶手,同样以倾斜的姿态拉连。支台与摘栏是斜撑与勾连的“小木作”呈现。 技艺 仃屋运用了现代胶合木技术,胶合木强度和耐久度都优于原木。 交接处采用更为坚固的金属构件来代替传统的榫卯。梁与柱,柱与础的脱离,使木结构更加干练和清晰。

福州首开国仕府温泉会馆

“空无一物”之境,以无为有,计白当黑。 ——老子 境生象外 本案落于素有温泉之都的福州螺洲小镇,北有三坊七巷,南有螺洲古镇。基地由三块组成,而温泉会馆作为高端水疗中心处于基地东北角,与内河相连,北侧绵延的山体为主要景观面。建筑根植于场地,以东方文化为基调,突破了对物质和功能的追求,使空间的属性打上了文化的烙印。 化意为形 “和、敬、清、寂”是东方文化的精神内涵,温泉会馆延续了螺洲传统的建筑风格,以古镇为肌理,采用院落形式,对称式布局。用现代手法突破传统的四坡屋面,以折线打造五坡,开口折向屋顶落于地面,形成廊道。水疗SPA与餐厅的屋顶则沿袭古建中的大挑檐,却以更为简单朴素的方式呈现。 用玻璃与木格栅分割室内外空间,引导视线,借以北侧远山,分别形成三面框景。无声、有光、有影,建筑元素越是接近世界的本原,人越能与空间产生共鸣,皆在营造闹中取静的空间氛围。 建筑师化设计于无形,以“人”为原点,对设计细节反复推敲。从建筑入口开始,就给人以温润优雅、简洁温暖的感觉。室内外大量装饰面,以CLT(正交胶合木)代替传统的木望板,减少复杂的线条,与结构和谐统一。 形生内外 设计师充分尊重和保持材料的本质,利用木材这种天然材料,保证了建筑的“原色性”。外露的胶合木结构,以素面处理,表现出清晰的木质纹路及柔和自然的光泽。小巧的木构件尺寸不同于其他的大型木构项目,将材料“粒子化”的手法,细化成模数作为建筑的组成。 屋顶使用折线,丰富了室内空间的变化,打破原有的规整。光线通过廊道木条的缝隙时会发散得更为均质柔和,室内室外平衡而统一,以最纯粹和质朴的语言,诉说“不着痕迹,已然改变”。 胶合木结构整体搭建在冬季,仅用了2周时间,木构件墙体、屋顶均在工厂预制,现场装配而成,不因环境及气候的不稳定产生安装误差。为保留材质的纹理与自然之美,所有木构件均由人工打磨,排除一切多余的装饰,完美展现出简素性与调和性。 异形屋面节点较为复杂,不具备统一性。屋檐悬挑部分,以钉接胶合木(NLT) 技术突破传统的梁柱体系,在同一平面实现古建斗拱立体咬口的双向大悬挑做法,用现代工艺简化传统构件。 本案忽视外在装饰,追求朴拙、自然、脱俗的意趣,对建筑的空间、形态、结构、表皮等进行“消隐”处理。从形式的表达到内涵的表达,诧寂之美不断被赋予全新的解读和诠释。

杭州开元森泊度假乐园’星立方’

杭州特色 杭州开元森泊度假乐园位于有着西湖“姊妹湖”之称的4A景区湘湖旅游度假区。得益于杭州山水城市的特点,城市公共交通便可直达乐园,不出城即可享受到度假的乐趣。本项目正是乐园中的一组特色度假组团。 杨梅树下的仰望 三年前第一次来到项目现场,迂回穿梭在一片密集又高大的杨梅林间,阳光艰难的从枝叶的缝隙中穿透下来,在地面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静谧但又显得有一点阴沉。走到林外的开阔处,便会不自觉的仰望眼前的这片杨梅林,顿时有种渴望“冒”出树林的冲动。建筑应该呈现一种伴随大树“生长”的状态,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结合场地坡度和杨梅林,产生一种向上的张力,一种与环境一同成长的形态。“星立方”概念呼之欲出,它就像另一种有机生命体,在这片场地上和杨梅树一起仰望星空。 入乎其内 顺应缓坡的地形,室内空间依次被划分成3个不同的标高,不同标高之间用错位的台阶联系。入口玄关为中点标高,并设置天窗,给予一定的引导。客厅位居高点标高,通过大面积的落地玻璃窗,联系室外庭院。 低点标高便是卧室,希望躺在这里的人可以自在的透过窗户仰望星空,所以设计了一扇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转折窗户,这扇窗户即满足了建筑采光通风观景的需求,也完成了建筑本身的神态注入。因为中间入户的原因,客房呈现少有的南北通透感,外部景观最大限度的引入室内。加上室内的高差,空间上形成丰富的层次感,每个功能空间相对独立但又彼此联系。通过这些独特的空间感受,希望每一个进入“星立方”的人都能感受到与众不同的乐趣。 出乎其外 场地特性激发创作,密集的杨梅树成为场地建筑的一道天然屏障,建筑便隐匿其中。稍远望去,仿佛一组长了眼睛的木质立方体,若隐若现的漂浮在成片的杨梅林间,它们似乎生长于林间大地,渴望越过树梢,窥视星空的美妙。 生态建造体系 在自然环境中建造既要注重生态保护,比如大树和地貌,又要保证建筑本身的舒适性,特别是保温与防潮。综合各方因素,最终主体结构采用重木结构体系,基础及底板考虑到山区潮湿因素,采用架空钢筋混凝土底板。主体结构构件由工厂预制后再运输至现场组装,施工现场无湿作业无扬尘,清洁简单高效环保。

紫蓬山木屋度假村

该项目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紫蓬山5A风景区,毗邻国家森林公园,距合肥市区仅18公里。交通、地理位置俱佳,被合肥人亲切地称为“紫蓬山小木屋”。在当地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度假集散地。紫蓬山木屋度假村分为木屋体验区、VIP商务奇谭去、户外拓展区、水上运动区、养生度假区、水果蔬菜采摘区等,拥有优雅的环境和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让你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北京金苹果都市农业观光园木屋

北京金苹果都市农业观光园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流村,占地面积约300亩。共建设75栋木屋建筑,投资1.1亿元。打造都市生态农业度假园区,主要项目为蔬菜采摘园、名优水果观光园、绿色家禽养殖园、度假养生园等依托优质的农业环境。

婺源望山蜂巢项目

该项目由博亿森房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加工安装,设计创意独到,创新意识贯穿于设计、施工全过程,能充分展示木材作为建筑用材在强度、美感、功能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并和自然融为一体。墙体、屋顶等结构部件完全在工厂加工好然后运至现场组装。该项目对于木结构装配式住宅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和积极的引领推动作用。

松阳石门圩驿站

该建筑坐落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上海融嘉木结构房屋工程有限公司采用了在现场进行组装的预制木装配构件,从外观上看,全部使用美国花旗松胶合木,设计构思来源于建筑与环境相融合,树木贯穿建筑,结构上采用双根柱夹梁形式,屋面采用GLB胶合木板铺设。两个模块的立面上都采用了大片的玻璃,确保人们在这两处都可以享受到独特的风景,以图像和松树叠加的装置嵌入建筑,展示黄圩村传统的松脂生产工艺。以松脂为设计元素的装置艺术融入建筑空间序列,使建筑成为人与自然、艺术沟通的场所。建筑沿堤坝展开,透过结构切片缝隙,可以欣赏松阴溪风景。将松树底片贴在玻璃上进行叠加,视线穿过松树与影像,仿如置身松林,成为松林主题的微缩景观。 室内,梁柱结构直接裸露,空间的组织形式和细节处理都进一步强调了由玻璃创造出来的通透感。 几张茶桌的摆设,通过双层玻璃墙向远处景观的开放,这样的设计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室内空间散发这木材的香气,人在建筑中,却对外面的山水有了更多的理解。